taber耐磨试验机,磨耗仪,耐划痕|耐刮擦试验仪厂家报价_上海千实
  • 设为首页|收藏本站|繁体中文
  • 电话:021-64200566    手机:15618746768
  • 首页
  • 关于我们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中心
  • 技术资料
  • 在线留言
  • 联系方式
  • 解决方案

新闻中心

结晶仪的工作原理...
电子计数器的使用原理...
直联型离心萃取器的原理特点及应用...
位移传感器的使用原理...
灯具防水测试仪的检测原理...
电接点压力表的原理...
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阐述...
搅拌机的那些原理...

联系方式

地 址:上海市闵行区金都路4299号D幢1833号
邮 编: 201615
电 话:021-64200566
传 真:021-67801892-810
E-mail:info@qinsun-lab.com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解决方案
解决方案

氧化诱导时间测试标准:材料抗氧化性能评估的规范化基石

 氧化诱导时间(OIT)作为评估材料抗氧化性能的核心指标,通过量化材料在高温氧气环境中的氧化起始时间,为材料研发、质量控制及寿命预测提供关键依据。为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可比性,国内外已建立一套完善的标准化体系,涵盖测试方法、实验条件、数据处理及结果判定等全流程规范。

 一、国际标准体系:多维度覆盖材料应用场景

 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与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(ASTM)主导的OIT测试标准,针对不同材料特性与应用需求,制定了差异化测试规范。例如:

 ISO 11357-6:2018聚焦聚合物材料的热稳定性评估,规定在等温条件下(如200℃)切换氧气后,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(DSC)监测放热曲线拐点,以确定OIT值。该标准强调样品制备的均匀性,要求聚烯烃类样品粒径小于1毫米,避免内部传热滞后导致数据偏差。

 ASTM D3895-19针对润滑油与燃料油等液态样品,采用加压差热分析法(PDSC),在220℃、0.5兆帕氧气压力下测试。某润滑油组合物在此条件下测得OIT值为253分钟,较传统方法延长11.5倍,证明其抗氧化性能显著提升。

 ISO 11358-1:2022则通过热重分析法(TGA)监测氧化过程中的质量变化,结合温度程序分析氧化起始点与降解速率,适用于含填料或复合材料的氧化稳定性评估。

氧化诱导期分析仪.png

 二、国家标准体系:行业细分与工艺适配

 我国国家标准(GB/T)体系在吸收国际经验基础上,结合国内产业需求制定差异化规范。例如:

 GB/T 19466.6-2022作为聚烯烃材料质量控制的核心标准,将测试温度从旧版的200℃提升至210℃,加速氧化进程以更严格评估材料耐久性。某PE80管件在200℃下测得OIT值为50分钟,而210℃时骤降至20分钟,凸显温度对测试结果的敏感性。

 GB/T 13663.2-2018针对PE给水管材,要求210℃下OIT值不低于20分钟,并规定制样时需分别从管材内、外表面切取试样,原始表面朝上进行试验,确保测试结果反映实际使用条件。

 JT/T 529—2016明确塑料波纹管的OIT值不得低于14分钟,通过标准化测试推动行业质量升级。

 三、测试方法标准化:从样品制备到数据解析

 1.样品制备:细节决定结果可靠性

 样品制备是OIT测试的关键环节。固体材料(如聚合物、橡胶)需切割成薄片或颗粒状,质量控制在5-20毫克以保障热传导均匀性;液态样品(如油品)则直接取适量进行测试。某实验发现,未干燥的聚丙烯样品OIT值比干燥样品低30%,凸显水分控制的必要性。

 2.实验条件:多参数协同控制

 测试需在惰性气体(如氮气)保护下升温至预定温度(通常160-220℃),随后切换为氧气或空气气氛。氧气流量需稳定在50毫升/分钟,流量波动±5%可能导致OIT值偏差达15%。例如,某聚酯材料在氧气流量波动条件下测试,OIT值误差率超过行业允许范围。

 3.数据采集与分析:拐点判定与结果验证

 通过DSC曲线观察热流信号变化,以放热峰起始点作为OIT值。国际标准推荐采用切线法或阈值法确定拐点:切线法通过放热曲线拐点作切线,与基线交点即为OIT;阈值法则设定放热速率阈值(如0.1毫瓦/毫克)自动触发计时。两种方法需结合材料特性选择,例如高活性样品需降低氧浓度以延缓反应,避免阈值法误判。

 四、标准应用价值: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桥梁

 OIT测试标准为材料研发与质量控制提供量化依据。在润滑油开发中,通过PDSC测得某油品OIT值达253分钟,指导配方优化以延长使用寿命;在电线电缆行业,GB/T 19466.6-2022推动企业升级抗氧剂体系,使产品OIT值从8分钟提升至18分钟,显著增强户外耐候性。此外,标准还支持跨行业对比,例如某橡胶密封件的OIT(200℃)为30分钟,OIT(T)(升温速率10℃/min)为225℃,两者共同构成材料氧化稳定性评价矩阵。

 结语:标准化驱动材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

 氧化诱导时间测试标准的建立与完善,不仅为材料性能评估提供了统一尺度,更推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协同。随着材料科学向高性能化、功能化方向发展,未来标准体系将进一步细化测试条件(如动态升温、多气氛模拟),并引入人工智能算法优化数据解析,为材料创新注入更强动力。


上一篇:差示扫描量热仪图谱分析:从曲线到物质热行为的深度解读    下一篇:暂无

上海千实专业供应taber耐磨试验机,耐刮擦试验仪,耐洗刷测试仪,耐划伤测试仪,耐磨测试仪等多种磨耗机,厂家直供,价格合理,测试标准齐全,售后及时,品质保证,欢迎来电咨询.
24H咨询热线:15618746768.  邮箱:info@qinsun-lab.com

关于我们|招贤纳士|联系我们|网站地图|

版权所有 2014-2021 上海千实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

地址:上海市闵行区金都路4299号D幢1833号 电话:021-64200566 E-mail:info@qinsun-lab.com

工信部备案:沪ICP备19013553号-9